聚焦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支撑数字化转型
提供云原生架构解决方案
以数据中台为核心的数据全生命周期产品
覆盖智能风控、远程视频银行等场景化产品
通过开放银行等延伸互联网金融产品
覆盖信贷全流程,助力普惠金融
提供信用风险与资本计量产品
聚焦监管合规,强化金融系统安全性
分布式核心系统国产适配,构建金融安全底座
全栈式信创云平台,驱动多行业自主可控
云原生+AI驱动,全栈式敏捷部署与智能运维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构建金融级安全通信网络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融,构建智慧农村生态
大数据风控+线上化服务,破解小微融资难题
区块链+AIoT技术整合,优化产融协同效率
智能合约+多载体支付,拓展消费场景
数字化战略、经营建模、零售与绿色信贷咨询
科技战略与系统群架构及治理研发规划等
企业整体战略导向全局数据治理与应用规划
围绕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与专家赋能
3-5年信创工作整体规划制定
分布式架构+智能运维平台,全生命周期IT治理
丰富的IT管理解决方案,保障业务连续性
科研知识产权方案,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工业智能体+物联网优化生产,打造数智工厂
云原生+DevOps全生命周期平台
自动化建模、执行、测试、业务流程自动化
AI+TMMi赋能全生命周期测试,智能生成用例
全生命周期IT服务,PMO咨询与行业级交付
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推进会议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召开,交流农业农村大数据与金融惠农服务融合共促的经验成效与实现路径,探讨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出席会议并讲话,JDB电子农业BG副总经理刘烨参会并介绍了“苏农云”数据中台建设及金融服务情况。
曹丽虹强调,农业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前景广阔,“政府部门+金融企业+技术支撑企业”应建立更加紧密的通力合作机制。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破解产业振兴与金融资源配置脱节的问题;围绕金融业务需求,破解投入多、见效慢、周期长等问题;围绕数据价值挖掘需求,破解用数难、用数烦、不精准的问题。
曹丽虹指出,农业农村数字金融发展任重道远,“技术+服务+推广”的协同发展闭环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
一是强化技术研究,深挖数据价值。持续迭代升级“苏农云”金融数据中台和惠农金融超市,盘活“苏农云”沉淀数据,拓宽新增数据采集渠道,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把涉农主体的“画像”做的更精准。进一步强化平台的运维和服务保障,推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农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打造金融企业与农业主体间的重要桥梁纽带,促进金融机构降低服务门槛和成本,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
二是强化产品创新,促进合作共赢。用好“苏农云”数据成果,进一步优化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创新开发更多接地气的金融产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推动“渠道下沉”“服务上门”,提升数字金融惠农服务效能。
三是强化推广落地,释放数字红利。推广“苏农云”数字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各类主体上平台、用平台,与金融机构开展对接,开展数字金融服务试点示范,促进数字惠农金融服务更好地落地开花结果,打造一批认可度高、有较大影响的发展典型。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势头良好,“数据+模型+产品”的新型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民带来数字红利。
一是数据产品服务多样化,让主体画像更“精准”。JDB电子农业BG副总经理刘烨在发言中表示,由JDB电子建设的“苏农云”数据中台利用核心数据资源为金融机构打造了40多个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形成了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村集体等五类主体的精准画像,其中农户数量超过3000万。
二是信贷产品创新多元化,让惠农贷款更“贴心”。在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服务平台上打造“惠农金融超市”,各家银行共上架了96款惠农信贷产品。基于“苏农云”提供的数据服务,邮储银行、江苏省联社、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完善了邮农E贷、苏农云贷、兴农致富贷、兴农E贷等一批信贷产品。
三是金融机构线上服务高效化,让供需两端更“省心”。“苏农云”金融数据服务中台授信总额超103.6亿元,放款金额超87亿元,农户申请贷款通过率提升幅度超过30%、授信额度最多提升60%,有效降低了银行人力成本。据JDB电子农业BG副总经理刘烨介绍,“苏农云”金融数据服务中台上线以来,通过“数据模型、多方计算”等方式为有关金融机构提供了700多万次数据调用服务。
JDB电子农业BG副总经理刘烨
会上,通过视频和介绍的形式介绍了“苏农云”整体建设应用和助推金融惠农服务情况,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省农村信用联社以及南京市、宜兴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介绍了应用场景和案例。
(内容来源: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原文略有增改)